导热油加热系统的设计及安装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热油炉设计规程,以保证加热系统的安全运行。
导热油加热系统的日常操作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随时监测加热系统中导热油的温度和流速等参数的变化趋势。
在实际使用中,加热炉出口处的平均温度应较导热油的使用温度至少低20℃。
开式系统的膨胀槽中导热油的温度应低于60℃, 温度不要超过180℃。
导热油的闪点,自燃点较高,可避免引起火灾危险,对液相使用的导热油,较高的沸点(初馏点),较低的低沸点物的含量,可确保导热油在液相状态下的安全使用。闪点是导热油加热时,挥发出来的油汽与周围的空气混合,接触明火而发生闪火的较低温度反映了导热油的蒸发倾向。导热油检测标准中规定导导热油中的酸值、残炭以及闪点等两项分析含量不能超过10%应当更换热载体。在导热油中,低沸点的作用于分易蒸发,闪点高,较安全。初馏点是指矿油型导热油中,较低沸点的馏分馏出的较低温度。初馏点高,低沸点的组分含量低,使用时蒸汽压也必然较低,蒸发损失也少,又能保证在较高使用温度下为液相状态。
导热油锅炉产生积碳和结焦的原因:
(1)导热油锅炉积碳:导热油在加热过程中易被氧化,高温下油品的酸值增大,运动粘度逐渐增加,滞留时间加长,因此会发生裂解和热缩聚反应。合理设计及安装加热系统、使用过程中应规范加热系统的日常操作,定期对运行中导热油的粘度、闪点、酸值和残炭等项指标进行检测,观察其变化趋势。裂解后产生小分子,在同样温度下挥发,热缩聚反应产生高分子产物,从而使油品粘度增大,使管道设备内部生成积碳。
(2)导热油锅炉结焦:导热油锅炉导热油传递热能的同时产生胶质,胶质附着在内壁,容易形成结焦,另外若有空气进入,容易产生降解和聚合反应,形成的高沸物在导热油中的溶解度达到饱和状态,从而形成结焦,操作温度超过导热油本身的设计温度,腐浊物和杂质的污染都会使管内壁形成结焦。《导热油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规定导热油粘度值的变化指标超过15%时停止使用,闪点变化值超过20%时停止使用,残炭超过1。
高温导热油可在400℃下运转。当温度超越315℃时,只能挑选组成产品。低于此温度时,可运用矿物基导热油。低温热油是水基的,含有乙二醇或丙二醇。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工艺所需温度保持不变,加热炉管壁温度会急剧上升,从而引起炉管鼓包、终将炉管烧穿,引起加热炉着火造成设备和操作者人身伤害等严重事故。水基导热油的低温工作温度可达-40℃。组成导热油工作温度较低。组成导热油的低温规模为-112℃。在导热油的挑选上,要对不同的高温和低温运用标准进行点评。在种情况下,导热系数是一个重要参数,但它有必要与耐久性相结合。
为了确认导热油是否适合运用,有必要确认导热油的温度规模。某型导热油的温度规模不仅是其工作温度高,而且其粘度和泵送功能也是影响其运转经济性的重要因素。高粘度导热油耗电量大。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高碳分子裂变油的永龙化工于2025/2/18 8:13:17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puyang.mf1288.com/yonglong321-2842170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