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油的稀稠程度以及流动性也就是导热油的粘度。导热油的粘度越大,说明了导热油流动性越差,管道运输导热油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运动速率也就越大。但是导热油的粘度并不是越大越好,有些粘度较小的导热油中所含的低分子直链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并且会受热分解,进而导致导热油的粘度发生变化。在正常的情况下,导热油的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但是在 一定的温度下,导热油粘度的变化会发生裂解的现象。如果导热油的粘度超过原有技术指标的15%时,就停止使用该类型的导热油 。导热油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结焦会形成隔热层,致使传热系数下降、排烟温度升高、燃料消耗增大。
在加热的条件下,导热油接近火焰并且与蒸汽和空气中的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短促的闪燃,闪点越低,导热油运行时的蒸发速度就越快,安全性也就越差。在使用的过程中损耗的也就越严重。闪点较高的导热油不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且热稳定性也较高。如果导热油闪点超出原有技术指标的20%时需要停止使用。 导热油检测标准中规定导导热油中的酸值、残炭以及闪点等两项分析含量不能超过10%应当更换热载体。《导热油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规定导热油粘度值的变化指标超过15%时停止使用,闪点变化值超过20%时停止使用,残炭超过1.5W%时停止使用;在实际使用中,加热炉出口处的平均温度应较导热油的使用温度至少低20℃。酸值超过0.5mgKOH/g时停止使用。
导热油加热系统的设计及安装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热油炉设计规程,以保证加热系统的安全运行。
导热油加热系统的日常操作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随时监测加热系统中导热油的温度和流速等参数的变化趋势。
在实际使用中,加热炉出口处的平均温度应较导热油的使用温度至少低20℃。
开式系统的膨胀槽中导热油的温度应低于60℃, 温度不要超过180℃。
选用的导热油质量有问题,或者热稳定性与工艺条件不符,与锅炉设计要求不匹配。在系统运行时,炉管内实际液膜温度超过导热油的较高允许液膜温度,造成油的分解、聚合,提前劣化变质,残碳、黏度、酸值等指标大大超标,其不溶性碳粒沉积于锅炉受热面管壁上导致结焦、积碳、造成金属过热超温或使密封件损坏而导致泄漏,遇到明火引发着火。国内外压铸企业在高精度模具生产时,采用模温机,通过导热油加热的方法,使模腔的温度总体均匀地提高到设定的模具温度。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高碳分子油厂家的永龙化工于2025/2/9 21:32:18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puyang.mf1288.com/yonglong321-2841047089.html